加速奔驰,新能源重卡能否在城建领域普及?
  • 分类:媒体关注
  • 日期:2023-06-08

【摘要】:

加速推进重型货车绿色低碳转型,对改善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着积极作用。

6月7日,近百辆新长征1号纯电渣土车顺利交付保定城建客户,投入到保定的城市建设中。此次批量交付使用,投入城市建设运营,是新能源产品对城建运输行业进行升级换代的一个缩影,也是城建行业清洁化的标志。“3060目标”的提出与推进,既是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催促新能源商用车企业奋进的时代号角。

渣土车、牵引车就像城市建设的“红细胞”,在城市道路上运送着让城市日新月异的“养料”与“代谢废物”。以往,由于燃料、技术等原因,城建材料运送车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有数据统计显示,重型货车的保有量不足机动车总量的3%,但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却占到机动车排放总量的69%和48%,二氧化碳排放占比也接近40%。加速推进重型货车绿色低碳转型,对改善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着积极作用。

城市需要发展,建设不能停滞,而公路货运又在货运总量中占比极高。特别是在京津冀地区,公路货运量占总比超过83%。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除了规模化发展公转铁、多式联运之外,现阶段能够最快见效的方法,就是在特定领域提高新能源车辆的渗透率,通过纯电、燃料电池、氢能等技术路径,实现清洁的城市建设运输。

所幸,眼下的新能源渣土车、牵引车的技术发展,已经能在里程、动力(爬坡等)、功能(倾倒渣土等功能)等维度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可以说,加快新能源渣土车、牵引车升级换代的步伐,是助力“3060目标”实现的一个有力措施。同时,新能源车还具有使用成本低、数字化程度高等优势,能够帮助用车企业在使用中降本增效,可谓一举两得。

1.多地出台鼓励政策,新能源车在城建场景发力

随着双碳政策的发布与落实,各地、各行各业相关企业通过实际行动积极响应。特别是在城建领域,许多城市纷纷推出了相应政策,推动施工相关车辆进行新能源升级换代,以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生产资料助力“双碳”目标的达成。

深圳市在2018年和2019年接连发布了《深圳市纯电动泥头车超额减排奖励实施办法》和《深圳市纯电动泥头车推广使用实施方案》,文件中指出对符合奖励条件的纯电动泥头车给予超额减排奖励80万元/车。截至2019年底,深圳市即有超过4800辆纯电动泥头车投入运营。

2020年12月4日,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发出“广州市纯电动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推广试点工作方案”并成立工作小组,提供优惠条件推广纯电动“泥头车”。2021年初,在方案指导和广州市政府的招标之下,500辆氢燃料电池泥头车招标成功,将分两批(首批200辆)交付,每年可减少污染排放3.6万吨。

保定市于2021年底发布《保定市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至2025年,累计推广燃料电池车辆1330辆;至2035年,全市燃料电池车辆(含公交车、乘用车、 重型卡车、牵引车、环卫车、物流车等)保有量达到1万辆以上,打造全国及国际氢能产业示范应用的标杆城市。2022年7月印发《保定市新能源商用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22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应用,示范推广氢能商用车。

保定市在城市改造工程建设中积极推进氢能重卡示范应用,是保定市以低碳减排为目标,围绕深化交通系统脱碳化改革展开的绿色转型行动,对推进保定市新能源车辆规模化落地,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促进保定交通运输产业全链条、各要素迭代升级,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郑州市政府于2022年发布《郑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中提到:“在大型工矿企业内部推动采用国六及以上柴油货车或新能源货车开展运输。”当年8月,郑州市即完成了616辆电动渣土车的“进一退一”工作,截至本文撰写前,郑州市已经有四批电动渣土这投入使用。据当地媒体报道,郑州的阶段目标,是新增新能源渣土车共计1000台。

今年5月15日,绵阳市交通局等六个部门发布通知,发布《绵阳市交通城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措施》。推动城市建设领域车辆电动替代。到2025年,参与城市(县)建筑工地使用的商品混凝土、渣土运输等工程车辆(不含非道路移动车辆)原则上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不低于30%。

可见在破除制约绿色低碳发展的堵点卡点,积极打造更多节能降碳应用场景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城市建设中,使用绿色智能渣土车已成为行业节能减排的共识。”

2.高性能产品助力“3060政策”切实落地

一般来说,现在市场上较为主流的纯电动重卡产品能覆盖的里程往往在300公里上下,这一距离正好能够满足城建运输的绝大部分需求。可以说,新能源自卸车、牵引车进入城建场景,是使用需求和产品相互选择并匹配的结果。同时,政策的落实离不开用车企业亲身入局的选择,也离不开新能源商用车企业脚踏实地的研发与奋斗。

以本次如果科技交付产品为例,新长征1号纯电渣土车在客户前期试用阶段表现优异。它的强动力、大扭矩,能够适应城建运输场景(工地内运输、工地间穿梭)的各类恶劣工况路段。整车采用6AMT的配置,爬坡不费力,起步更有劲,被用户誉为“工地爬坡王”。

新长征1号282kWh纯电渣土车支持充换一体。与传统老式渣土车相比,新长征1号纯电渣土车通过车辆网平台和大数据运营的手段,确保渣土运输的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监管和改善。

针对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渣土抛洒遗漏等现象,新长征1号纯电渣土车通过U形斗的设计和柔性折叠篷布的配置,极大增加车辆密封性,提升道路安全和路面环境,为城市环保、智能化管理带来有益助力。

3.性能+政策,推动新能源在城建赛道加速

新能源渣土车、牵引车进入工地的速度喜人,但新能源车对城建行业的全面升级改造确实还存在一些难点。

将设备生产方(主机厂)和用车企业放在一起进行考量就会发现,新能源渣土车、牵引车等产品在一次性购置成本上高于燃油车,这也成为很多用车企业选择生产资料时的核心顾虑。针对这一情况,主机厂可以考虑更丰富的购买方式,租售结合、融资租赁以及提供合适的金融方案等,都是可以探索的路径。

新能源产品的里程焦虑也是用车企业的主要顾虑因素。新能源重卡的电池性能还有提升的空间,在已经可以满足短导、港口、城市渣土等典型场景需求的背景下,还可以向着高寒环境、长距离运输等场景继续发力。一方面,主机厂可以通过探索电池技术,提高电池性能来延长新能源产品的续航里程;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探索燃料电池技术、氢能发动机技术,实现里程的延长,从而让新能源商用车覆盖更多使用场景。

从车辆使用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很可能需要多种产品进行搭配,这就需要各主机厂,尽快在电池标准上进行统一,降低车辆补能壁垒,更有利于用车企业选择适配不同场景的产品进行搭配,最终也将促进新能源城建用车的整体销量,把市场的蛋糕做大。

综上所述,主机厂应该在产品力、商业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从电池续航、购买模式、补能服务及设施建设以及智慧运力等角度加强自己的竞争力,解决用户的购置成本、里程焦虑以及运力调度等痛点,从而用生产工具的降本增效本质吸引用户的购买和使用。

除此之外,如果各地政府能够通过政策引导、建设优惠等手段推动新能源车充换电站、加氢站的建设,出台更具体的政策给予新能源车优先路权,必将带动新能源产品在城建领域的更快升级换代。特别是新能源重卡,一般整车比燃油车稍重,如果在荷载上限范畴有更具倾向性的政策指导,或许能够帮助新能源重卡在城建甚至各个场景、领域更好地发展。另外,新能源制造、用车企业优惠补贴政策、快速落地能力的建设,也可以推进主机厂、用车单位进行新能源产品生产、换代的脚步加快。

总而言之,新能源在城建领域乃至整个公共交通领域的替代式升级是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新探索,也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新能源车辆在这条路上的行驶速度,取决于主机厂、用户以及政府的齐心协力、戮力同心。

(*文中数据引自当地政府官方网站、媒体公开报道)